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文化资讯

江苏新质生产力观察丨从一根光纤到全球通信网 亨通集团书写“小厂”蝶变之路



2025-10-29来源:新华网

  新华网南京10月29日电(记者朱程)数字经济时代,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备受各方关注。总部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亨通集团,长期锚定光纤通信与海洋通信赛道,坚持自主研发攻坚、开放协同合作、“数智”转型升级、人才矩阵构建,实现跨越式发展,创下“全球每5公里光纤就有1公里‘亨通造’”的成绩,更于2023年率先建成光通信行业“灯塔工厂”。

  亨通集团创建于1991年。成立之初,公司抓住国内光纤通信行业长期受困于核心技术进口依赖痛点,强化研发攻关。引进国外流水线,在消化吸收基础上,逐步建立自主研发体系,每年将营收超5%的资金持续投入研发,构建起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、10余个院士工作站为核心的创新矩阵。

  近年来,亨通集团的技术突破在关键领域持续推进:海洋通信领域的超低损耗光纤将损耗值降至国际一流水平;工业与医疗领域的激光光纤、传能光纤填补国产高端空白,降低下游企业成本……

  这些成果推动亨通集团从“技术跟跑”转向“标准领跑”,截至2024年底,企业累计获得5000余项授权专利,主导制定600余项国内外标准,专利与标准数量稳居国内行业前列。

  通信技术更新快,下游市场广泛,如何聚力推动技术成果更快落地、更大范围应用?亨通集团通过打造创新联合体、深化产学研合作,营造出开放高效的创新生态。

  在产业协同层面,亨通集团牵头组建海洋信息技术创新联合体,以“企业+联盟”模式整合14家成员单位及科研院所资源,围绕海洋光纤通信、海洋无线通信等关键领域协同攻关。在产学研合作方面,与数百所国内高校院所深度联动、打通“实验室到生产线”通道,将企业研发需求与高校科研优势精准对接,在全光网络互联、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互联等新兴领域开展联合研究。

  “智改数转网联”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。光通信制造行业曾长期面临自动化程度低、产品质量不稳定、研发周期长的困境。为适配产品快速迭代需求,亨通集团2014年启动“智能化、精益化、信息化”建设,并逐步升级为“个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产、可视化监造”新范式,将5G、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入生产全流程。

  2023年,亨通集团光纤光棒智能制造工厂入选全球光纤通信行业“灯塔工厂”。在这座2万平方米的智慧工厂内,近400台设备实现全制程物联,每秒采集数据超1万条,依托全光网络底座的“零时差”网络保障,工厂生产效率提升66%、单位成本下降21%、单位能耗下降27%。除“灯塔工厂”外,亨通集团还建成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、1个卓越级智能工厂、8家国家级5G工厂、13个先进级智能工厂、29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,入选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项目、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企业,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“数智”转型方案。

  “智改数转网联”推动机器换人,那节省下来的人力资源又该如何更好发挥作用?亨通坚持以科学的评价制度吸引人、留住人、用好人。构建起覆盖技术、技能、国际化的多层次人才体系,自主培养近300名高职称人才,拥有8400余名技能人才、5000余名海外员工,形成“本土骨干+全球精英”的人才梯队。

  从一根光纤到一张全球通信网,从传统厂房到“灯塔工厂”,亨通集团旗下已培育出6个“全国单项冠军”、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“未来,我们将全面推进向创新创造型企业转型、向全价值链集成服务商转型、向平台服务型企业转型、向国际化企业转型,勇攀科技创新自立自强高峰。”亨通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说。(完)

责任编辑:王洁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