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文化资讯

全球青年科学家何以齐聚南京江北新区?



2025-09-21来源:新华网

  新华网南京9月21日电(记者沈汝发)9月20日,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(南京)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。诺贝尔奖得主、中外院士、顶尖青年科学家等齐聚一堂、共享思想盛宴。论坛期间,江北新区发布“青春发展、才聚新区”二十条政策,向全球青年才俊发出“邀请函”。

  作为江苏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新区,江北新区设立于2015年,可谓正青春。作为南京市规划发展的“双主城”之一,江北新区正全力打造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标杆,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奔赴新区、融入新区,与城市共筑梦、共成长。

  大手笔构建“强磁场”,全球才智汇流

  此次在江北新区举办的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,通过高端平台集聚全球才智,旨在构建吸引青年人才的强大磁场。论坛上,江北新区发布的“青春发展、才聚新区”二十条政策措施,涵盖平台建设、金融支持、服务保障等全方位支持,引发广泛关注。

  顶尖人才支持方面,对诺奖获得者、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领衔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、重大创新平台,提供最高1亿元综合支持。对牵头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尖专家(团队),给予最高3000万元产业化配套资金。

  重大平台聚才方面,支持EDA国创中心、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设立特聘岗位,对特岗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项目支持。

  与此同时,聚焦人才“急难愁盼”,江北新区还提出精准化的保障措施,全力营造优质、便捷、高效的人才服务环境。人才“管家式”服务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健康医疗、家政、通勤等全面服务,为重点人才(团队)项目提供“一对一”专属服务。围绕人才安居保障,提出已租住新区国企房源的人才在购买新区国企公寓、住宅时,缴纳租金可冲抵房款;围绕人才医教保障,提出结合人才层次提供医疗机构就诊绿色通道、专家诊疗等服务,给予C类以上高端人才连续3年、最高30万元子女学费补助。

  二十条政策指向打造人才政策新标杆,不仅打破了传统人才政策的天花板,而且周到温暖,着眼于解决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。

  组合拳打造“首选地”,赋能人才成长

  年轻人的兴趣关注与时俱进,人才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。江北新区创新招才模式,把人才引进来、留下来,紧接着通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赋能人才成长,让青年有发展、发展好。

  江北新区深知吸引青年人才需要创新方式。今年夏天,“才聚新区 high一夏”人才夜市上,28家企业现场“摆摊”,带来240余个优质岗位,让求职者逛夜市也能拿到offer。活动吸引超800人次的求职者进场。“这种夜市招聘形式特别新颖,年轻人愿意来,我们企业也能更直观地接触到求职者”,一位环境科技企业的招聘专员说。

  人才发展需要良好生态。一家生物科技企业的海归女创始人毛雯仅用6年时间,就将企业从零培育成“准独角兽”。她说,“这里有人才、有政策、更有鼓励创新的生态圈。”

  江北新区集聚了国家EDA技术创新中心、高性能膜材料中心等“国字号”创新平台,串联起17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超10000名高层次人才。在EDA国创中心,一支35岁以下青年占比70%的“技术突击队”,正成为科研攻坚的主力军。

  2024年,江苏青年创青春大赛吸引960个项目参赛,众多优质项目落地新区,“苏青合伙人”青年孵化中心同步启用。集成电路EDA设计精英赛、嵌入式芯片大赛等专业赛事,让越来越多“青年创客”带着技术奔赴这里。同年,《南京江北新区关于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行动方案》出台,开启了青年人才与江北新区“双向奔赴”的新篇章。

 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,从竞赛场到产业园,这座“青春之城”正以蓬勃的产业基底、多元的赛事平台和有力的人才政策,让更多青年能在这里找到发光发热的舞台。

  城市魅力独具,青年与新区“共未来”

  创新服务形成优质软环境,能级提升打造魅力新主城,江北新区未来前景可期。

  今年1月,江苏出台专门意见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,提出到2027年,高新技术企业达2000家,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000亿元,集聚人口300万;到2030年,经济总量力争突破5800亿元。

  江北新区正在全力建设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。金融支持方面,打造江苏扬子江产业金融集聚区,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及其子基金集聚。

  区域发展联动提质。江北新区正在与浦口区、六合区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,依托“江城山湖”自然格局,强化滨江临山界面设计,塑造“山水城林、时代风范、诗画田园、水韵文脉”城市风貌新封面。

  城市功能创新布局。江北新区正在构建“CBD(中央商务区)与CTD(中央科创区)一体融合”的新格局,打造“十里南京新滨江”和“十里江山新潮街”。

  青年人才带着梦想而来,江北新区将以最优的政策、最好的平台、最美的环境,迎接这群创造未来的年轻人。(完)

责任编辑:王洁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